斯特林ses-sterling法国镀锡铜编织网管的制作


三条线.png

  • 一、前期准备:原材料选型与预处理

  • 制作的基础是 “优质基材”,需先确定铜丝和锡的规格,并对铜丝进行预处理,避免杂质影响镀锡效果。

  • 1. 原材料选型

  • 铜丝基材:优先选用T2 紫铜丝(纯度≥99.95%),因其导电率高、柔韧性好,适合编织工艺。根据网管的粗细和强度需求,选择不同直径的铜丝(常见 0.1mm~0.5mm);若需更高强度,可选用黄铜丝(铜锌合金),但导电率略低于紫铜。

  • 锡原料:选用纯度≥99.9% 的电解锡(或锡合金,如锡铅合金,但环保场景需用无铅锡),避免杂质(如铁、铜)导致镀层出现针孔或脱落。

  • 2. 铜丝预处理:去除 “障碍层”

  • 铜丝表面若有氧化层(铜绿)、油污或粉尘,会导致镀锡层附着力差,因此必须预处理:


  • 脱脂清洗:将铜丝放入碱性清洗液(如氢氧化钠溶液)中,常温浸泡 5~10 分钟,去除表面油污;若油污较厚,可加热至 50~60℃并超声辅助清洗。

  • 酸洗除锈:用 10%~15% 的稀硫酸(或盐酸)浸泡铜丝 2~3 分钟,去除表面氧化层(反应生成硫酸铜 / 氯化铜,随溶液排出);酸洗后需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,避免残留酸液腐蚀铜丝。

  • 烘干干燥:将清洗后的铜丝通过热风烘干箱(温度 80~100℃),彻底去除表面水分,防止再次氧化。

  • 二、核心工序 1:铜丝镀锡(决定抗腐蚀与焊接性)

  • 镀锡是镀锡铜网管区别于普通铜网管的关键步骤,目的是在铜丝表面形成均匀、致密的锡层,主流工艺分为电镀锡和热浸镀锡两种,需根据铜丝直径和产品需求选择。


  • 工艺类型 原理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

  • 电镀锡 以铜丝为阴极,锡板为阳极,放入含锡离子的电镀液(如硫酸亚锡溶液)中,通直流电后锡离子在铜丝表面沉积形成镀层 镀层薄(1~5μm)且均匀,表面光滑,适合细铜丝(≤0.2mm) 生产效率较低,镀层附着力略弱,需后续钝化处理 消费电子、细径线缆(如光纤、漆包线)保护

  • 热浸镀锡 将预处理后的铜丝加热至 250~300℃(高于锡熔点 232℃),浸入熔融锡锅中,铜丝表面与锡液反应形成合金层,再覆盖纯锡层 镀层厚(5~20μm),附着力强,耐磨损,生产效率高 镀层略粗糙,适合粗铜丝(≥0.3mm),能耗较高 工业设备、户外线缆、大功率线束保护

  • 镀锡关键控制点:

  • 镀层厚度:根据使用场景调整(如潮湿环境需≥8μm,干燥环境≥3μm),过薄易露铜,过厚影响编织柔韧性。

  • 镀层附着力:通过 “弯曲测试” 验证 —— 将镀锡铜丝反复弯曲 180°,若镀层无脱落、开裂,则附着力合格。

  • 环保要求:欧盟 RoHS 等标准禁止含铅,需使用无铅锡(如 Sn-0.7Cu、Sn-3.0Ag-0.5Cu 合金)。

  • 三、核心工序 2:镀锡铜丝编织(决定网管结构与性能)

  • 编织是将多根镀锡铜丝通过专用设备编织成管状结构,需控制编织密度、网管直径和张力,确保结构稳定且符合屏蔽 / 保护需求。

  • 1. 编织前准备

  • 铜丝放线:将镀锡铜丝卷装在 “放线架” 上,通过张力控制器调节放线速度(通常 1~3m/min),避免铜丝拉伸或松弛。

  • 设备选型:使用多锭编织机(常见 16 锭、24 锭、32 锭),锭数越多,编织密度越高(屏蔽性能越好);网管直径越小,需用锭数越少(如直径 5mm 用 16 锭,直径 20mm 用 32 锭)。

  • 2. 编织工艺参数控制

  • 编织密度:用 “目数”(单位长度内的编织交叉点)或 “覆盖率”(编织层占网管表面积的比例)表示,屏蔽场景需覆盖率≥85%(高频场景≥95%),单纯保护场景≥60% 即可。

  • 例:24 锭编织机,铜丝直径 0.2mm,编织密度 85% 时,适合高频信号线屏蔽。

  • 网管直径:通过 “模具孔径” 控制(模具孔径 = 网管成品直径 + 0.1~0.2mm,预留收缩量),若直径偏差过大,会导致穿线困难或包裹不紧。

  • 张力控制:编织时需保持每根铜丝张力一致(通过张力轮调节),若张力不均,会出现 “疏密不均” 或断丝,影响外观和强度。

  • 3. 特殊结构处理

  • 加强层:若需更高强度(如机械磨损场景),可采用 “双层编织”(内层粗铜丝 + 外层细铜丝),或在编织后包裹一层 PVC / 硅胶套管。

  • 接口处理:若网管需连接端子,编织时可在两端预留 “散丝段”(长度 5~10mm),方便后续焊接或压接。

  • 四、后处理:提升成品质量与适用性

  • 编织成型后,需通过裁切、去毛刺、清洗等步骤,确保产品符合使用要求。


  • 定长裁切:根据客户需求(如 1m / 卷、5m / 卷),用自动裁切机(精度 ±0.5mm)切断网管,避免手工裁切导致的端面不齐。

  • 去毛刺与修整:用砂纸或专用打磨轮轻微打磨裁切端面,去除残留的铜丝毛刺(防止使用时划伤内部线缆);若表面有编织时的油污,用酒精或中性清洗剂擦拭干净。

  • 定型处理(可选):若需网管保持固定形状(如直角、弯曲状),可将网管放入定型模具中,加热至 80~100℃(低于锡层软化温度 120℃),保温 5~10 分钟后冷却定型。

  • 表面处理(可选):若需更高耐腐蚀性,可在网管表面喷涂一层透明绝缘漆(如丙烯酸漆),但需确保不影响导电 / 屏蔽性能。

  • 五、质量检测:确保产品达标

  • 每批次成品需通过多项检测,关键项目如下:


  •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合格标准

  • 镀层质量 盐雾测试(中性盐雾,5% NaCl 溶液,35℃) 48 小时无锈蚀、镀层无脱落

  • 导电性能 电阻率测试仪测量 电阻率≤2.0μΩ・cm(接近纯铜)

  • 编织密度 显微镜观察 + 面积计算 覆盖率符合客户要求(±5% 偏差)

  • 机械强度 拉伸测试(拉力机) 断裂拉力≥50N(直径 10mm 网管)

  • 尺寸精度 卡尺测量直径、长度 直径偏差 ±0.1mm,长度偏差 ±0.5mm

Scroll
联系方式